咨询热线:03122096555
联系我们

保定市第一医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古老医院。百年来,它经历了满清政府、辛亥革命、北伐战争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饱经沧桑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百端待举,百废待兴,这所医院完全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自办的医院。

1886年,美国长老会派传教士罗著志、候德祚(女)、路崇德、辛格思等来保定,在北关张庄村东购地30亩,建立医院和教堂。他们广纳教徒,舍粥放帐,设堂布施,宣传宿命,行医办院,以此输送精神鸦片。

1900年,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,运动高潮时,将北关的教堂和医院----八座二层楼焚毁,罗著志、候德祚(女)、辛格思等同时被杀,路崇德因未在保定,免于死。

1900年10月,英、法、德、意四国联军,由路崇德充当翻译,占领了保定,当时保定商会十三行为保留城垣,贿请路崇德及侵略军,路则依据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,在侵略军的支持下,开始了传教和办“慈善”事业等活动。路崇德成为被清政府授予“四品顶戴”的文职官员,于1904年用“庚子”赔款在保定西关薛刘营南侧购地96亩,建成教会医院。设有教堂、住宅二层楼八座,设有两所医院,一所为男部,称思罗医院,由美军医官陆长乐任院长;一所为女部,称思候医院,由美国人慕大夫担任院长。

1914年,医院创办护士学校,学制三年,1945年停办,前后历经30余年,从该校毕业的护士共计170人,为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建院初期规模较小,仅有三层楼一座,另配置附设房间,设病床30张,医护人员十几名,设备简陋,服务对象除外国人外,多为社会名流和达官贵人。

1920年,由冯玉祥、吴佩孚捐助大洋三万元,建中间楼一座,床位增至60张,并增设手术室。病房分一、二、三等,医院承担了直接救护伤兵的任务。

1936年,思罗和思候两院合并,更名为保定福音医院,由美国人柯维廉担任院长。

1936年秋,柯维廉回美国进修。经长老会同意,任命王久德为福音医院院长,在主楼两侧兴建二层副楼一座,楼下设门诊,楼上为医技科室和办公室,床位增至120张,并设肺痨科和肺疗室,医务人员30余人,X光机一台。

1937年“七。七”事变后,柯维廉从美国归来,继任院长。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,美对日宣战。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天早晨,日本兵包围并占据了医院,由霜一男担任院长,改名“同仁”医院,由日本宣抚班医院和福音医院医护人员组成,共40余人。

1945年8月,抗日战争胜利后,医院仍复名为福音医院,柯维廉返回医院当院长。1950年,柯维廉回国,政府任命王久德为院长。

1951年4月,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卫生厅领导下,改组了医院董事会,同年4月23日选举了正副董事长和常务董事,王久德为董事长。1951年8月1日正式改称为河北省保定市福音医院。

1952年7月20日,河北省卫生厅接管了医院,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,更名为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,隶属于省政府卫生厅领导,建立健全了党、团、工会组织,设床位120张,工作人员80余人。1953年4月15日,更名为河北省第二人民医院。

1954年6月10日,经河北省政府、省长林铁批准,改为保定市第一人民医院,院长由徐校卿代职。

1959年7月,因医院原来的大部分医务人员、设备调往北关另建医院,从康复医院调入120名医务、行政、后勤人员和设备充实该院,院长张志诚。设床位150张,职工160人,设内科、外科、联合科(五官科)、妇产科以及院办室、总务科。

1961年6月,院长张志诚病故,高子彭任院长,1963年至1969年,由杨登云主任党总支书记,院长暂缺。

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。在错误路线指引下,医院职工卷入派性斗争,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规章制度遭到破坏,曾一度成为无政府状态,业务工作受到很大冲击和影响。

1969年,军代表进驻医院,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----保定市第一医院革命委员会,军代表孟光道任革委会主任。1974年11月,赵振军任医院党总支书记,革委会主任。

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,为医院的发展、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。经过拨乱反正,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,理顺各项规章制度,医院实行了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。全院职工团结协作,遵照中央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》,进行了改革的偿试,使医院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,提高了经济效益。1978年8月张昌宗任医院院长,1979年11月,市委组织部任命刘驿为医院党总支书记。

1984年12月28日,王世奎任院长。崔文茹任党委书记。医院在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,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,实行了院长负责制,中层干部聘任制,同时努力开拓进取,抢抓机遇,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医疗为中心,坚持改革开放,使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两个效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

1986年9月,王世奎调任卫生局局长,安国兴任院长,实行了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,制定了各科任务目标、效益指标,推行了目标任务、精神文明双百分考评责任制,理顺了党政工团关系。

1990年4月3日卫生局党委下发了关于崔启民、勾振堂等六位同志任职的通知,4月6日,保定市副市长赵燕、市卫生局局长王世奎等到市一医院宣布了新领导班子,新班子由党委书记崔启民,院长勾振堂,副院长郝玉增、陈贵良、靳传义,纪检书记卞国祥组成。4月7日,领导班子进行了分工,同日,颁布了《中共保定市第一医院委员会关于进行四项整顿的决定》,即整顿思想作风,整顿工作秩序,整顿服务态度,整顿卫生环境。4月9日,颁布了《中共保定市第一医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党委思想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》。4月19日----24日,医院举办了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班,由市卫生局医政科长授课,参加人员:院领导,中层干部和机关职能科室人员。

新班子成立后,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整顿,狠抓了医疗服务质量,在提高社会效益,经济效益上狠下功夫,医院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。

1992年2月,勾振堂调任卫生局副局长。5月9日,卫生局长王世奎、纪检书记李兰亭来院宣布:郝玉增任市一医院院长,勾振堂兼任市一院名誉院长。同年8月,增派刘兴武任市一院副院长,徐玉华任党委副书记。1994年6月,党委书记崔启民病逝,同年11月,张怀明调任市一医院党委书记,徐玉华调市二院任党委书记,1998年6月卫生局任命柯典斌为工会主席。1998年12月经市委、市政府批准,市一医院归属市委直接领导,党委成员为:张怀明、郝玉增、陈贵良、柯典斌。 2001年3月组织部任命齐峰为医院副院长,党委委员,2003年3月党委书记张怀明调离,2003年11月,组织部任命田瑛为医院副院长。

从1990年到2003年的十几年,是保定市第一医院大发展大建设的十几年,是市一院再展宏图、重造辉煌的十几年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,为保定市第一医院注入了生机与活力,使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古老医院重新焕发了青春。

从仅有500mAX光机等中小型设备到拥有核磁共振、螺旋CT、ECT、碎石机等大型先进设备,从低矮的旧门诊小楼到宽敞明亮的新门诊大楼,从从住院部南北南院分设到十七层住院大楼的落成,从仅能完成一般手术到能够开展肾移植、心脏瓣膜置换等先进技术项目,从1990年仅有几名副主任医师到拥有副高职以上人员87名,从年收入544万元到年收入6500余万元,从固定资产486万元到1.8亿元……几多精英,艰苦奋斗,市一院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下,在激烈的医疗行业竞争中,经历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刷洗礼,经历了抗击非曲的严峻考验,已经发展成为在全市举足轻重的综合性医院,为保定人民的健康,为保定卫生事业的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科学管理日臻完善。1990年4月以后,医院进一步理顺、完善了院长负责制,在全院继续推行了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。1991年,进一步充实了双百分考评内容,制定了临床科室、各医技科室、各职能科室考评细则,建立了考评委员会,1993年结合实施医院分级管理,建立、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,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,并装订成册,人手一份,成为医院进行科学管理的依据。同时,建立、健全了院务委员会、技术委员会、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、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、药事管理委员会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、计划生育委员会、病案管理委员会等组织机构,并制定了各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,进一步理顺了党、政、工、团之间的关系,加强了医德医风建设,聘请了社会监督员,强化了内约外监机制。这些措施,保证了医院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,使医院管理逐步走上了科学化、正规化、制度化的轨道。1994年11月,医院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验收,并被评为爱婴医院,1998年被评为省“三星级”医院。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医院和先进单位。

医疗水平不断提高。医院设门诊部和住院部。门诊部充分体现了综合医院的特点,设29个临床专科、专家门诊。放射、化验、核磁、CT、ECT、高压氧、同位素、碎石机、彩超数字减影等功能检测、诊断、治疗方法先进齐全。住院部现开放床位618张,年住院病人万余名。设十五个病区,24个临床专业,十几年来,医院按照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原则,按照人才培养与设备引进,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,“三基”训练与专科训练,在职继续教育与外出进修深造相结合的原则,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,促进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医学理论和技术水平的同步提高,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,其中很多人能够独挡一面,成为医教研技术骨干,不少技术精英成为保定市医学领域各学科带头人,为保定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在这期间,本着求新、求精、求发展的原则,努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,肾内科、神经内、外科耳鼻喉科相继被评为市级重点学科,1998年,在神经内、外科被评为市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,成立了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心,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迈上了新台阶。与此同时,于1997年、1998年相继成立了眼、耳、口腔中心,进行了“抓大放小”的有益偿试,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成功地开展了心脏瓣膜置换术,肾脏移植,心肌梗塞溶栓治疗,心导管检查诊断、治疗技术,人工血管搭桥术,各项介入治疗技术,PRK治疗近视眼等新技术、新项目百余项。51项科研项目通过了省、市级科研成果鉴定,600余篇论文在刊物发表。1991年,被省教委、省卫生厅批准为承德医学院教学医院,1999年,又被批准为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教学医院,主任医师、副主任医师、主治医师被两所医学院校聘为教授、副教授、讲师。年均接收承德医学院、河北职工医学院、保定卫校等大中专医学院校实习生120余名。

医疗设备更新加快。进入九十年代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。医院在大力发展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,十分重视医疗设备的更新。1992年,引进了具有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核磁共振、高压氧舱,1993年至1995年引进了彩超、CT、人工肾及水处理系统,全功能呼吸麻醉机、心脏手术生命监护仪、心脏起搏器程控仪,多功能同位素肾图扫描仪,1200mA大型摇控电视屏幕X光机及快速洗片装置等,1996年建立了病房集中供氧、急救传呼系统,1997年引进了激光治疗近视眼等全套设备,1998年、1999年又引进了ECT、碎石机、颅脑立体定位仪、血滤透析机等先进大型医疗设备,2000年又引进了东芝2000Am数字减影机。医疗设备总价值达4170万元。

医德医风不断好转。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基础。九十年代以来,医院坚持“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”的方针,党政工团密切配合,院、科两级齐抓共管。通过建立医德档案,使爱院、爱岗、爱患者成为全院职工的行为准则。通过把医德医风的内容具体化、条文化,写进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,使医德、医风有章可循,按月考核兑现奖惩。与此同时,建立、健全了一系列监督制约机制,如实行开门办医,聘请院外监督员,佩戴胸卡上岗,明码标价,职能科室主任轮流值班制,设立医德医风监督台和举报箱、举报电话,召开工休座谈会,发放满意度调查表,制定廉洁行医制度和严禁收取患者“红包”等有关规定。同时,实行病人选医生,病人费用一日清单,这些措施,对沟通医患关系,对医德医风的不断好转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经济实力明显加强。医院要发展,经济是基础,成为院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共识。为保持经济实力持续增长,医院自1991年完善双百分考评责任制,对各科任务指标、效益指标进行考评,并将考评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以后,又于94年借工资改革的东风,制定了《保定市第一医院关于改革内部分配机制的暂行方案》,该方案将在职职工工资中津贴部分的75%和原奖金冲销后的保留部分与职工的实际情况、科室的实际经济效益挂钩,在考核的基础上,贯彻多劳多得、少劳少得、不劳不得的原则,按工作数量和质量计发。该方案自94年8月份开始试行,其后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不断完善、深化又进行了多次测算调整,使其日臻完善、合理。实践证明,内部分配机制是一条自我补偿,自我约束,自我发展,自我完善的改革之路,它不仅使医院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,而且为各级领导所赞同,成为市卫生系统学习和借鉴的样板。

医院布局日趋合理。保定市第一医院占地面积狭小,医疗用房紧张,职工居住情况更是落后,增加医疗用房,扩展医院面积成为几代人的梦想。经过几年努力,1992年2月,门诊楼竣工投入使用;1994年住院楼部分科室和内四科病房装修改造完成;1995年,住院部大楼外装修和内部装修改造全部完成,同年,“西大坑”平房改造完毕,三座职工宿舍楼拔地而起。1997年,医院抓住住院楼南面居民平房区改造的机遇,经多方考察论证,并报市卫生局批准,自筹资金586万元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8亩土地,使几代人扩展医院规模,增加医院面积的梦想变成了现实,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2001年8月,被列入保定市“为民办十大实事”之一的新住院大数破土动工;至2003年年底,一期工程基本完工,装修进入收尾阶段,为保证2004年第一季度搬迁奠定了基础。十七层住院大楼的建设实行“阳光工程”节约资金356万元。医院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,除完成上述工程外,还逐步完成了急诊部、内三科、同位素、外四科、美容科、三楼会议厅、神经疾病诊治中心、门诊四楼以上职能科室的改造、装修任务。经过努力,医院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,医院占地面积从原来的25468平方米,增加到30562平方米,建筑面积发展到41101平方米。医院布局更加合理,医院环境更加优美。

九十年代以来,医院抢抓机遇,自加压力,迎接挑战,负重前进,使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,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,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取得了今人瞩目的成绩,今后,医院将立足保定,面向全国,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,为保定的医疗卫生事业,为保定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。